兒科衛教

寶寶吃副食品大考驗

吃得好不好,與1歲後是否順利銜接固體食物大有關係

寶寶出生後,歷經前6個月的純母乳哺餵,該開始進入副食品階段,為1歲後銜接跟大人吃一般的食物做準備!但該怎麼吃,才能讓寶寶順利度過過渡期?

 

文章目錄

副食品│銜接食物│保存食物
(幼兒1歲後開始以固體食物做為營養來源,因此4~6個月大就是所謂的副食品介入的過渡期。 圖/shutterstock)

恭喜各位爸爸媽媽,寶寶終於要從只喝奶的嬰兒長大變成半獸人了!

我們的目標是寶寶1歲就轉成以固體食物為營養來源主力,可以和大人一同用餐,所以從4~6個月大開始,一直到1歲的這段時間,就是所謂的副食品介入的過渡期。

副食品開始的時間

在開始的時間上,有以下提醒:

6個月純母乳,6個月大開始添加副食品

6個月前持續哺餵純母乳,持續哺乳到2歲或2歲以上。而寶寶在4~6個月大時,可根據他們的發展(能夠在支撐下坐得穩、有抓握的動作、把手放在嘴巴裡、對食物有興趣)開始練習吃副食品。

4個月大就開始吃的話,步調可以慢

但若6個月大才開始,步調要加快。

副食品食物種類

哪些食物適合製作副食品?

不適合將米糊米精泡入奶中,再以奶瓶哺餵

原因有二:一會影響奶裡面的營養比例;二為副食品介入就是要讓孩子練習不同的吞嚥模式,所以應該是要以湯匙餵食。

注意副食品的營養內容

給予富含成長需求營養的食物,如鐵質、鈣質與鋅。給予方式如下:

1.少量多樣化的副食品刺激,一次加一樣新食材,可由蔬果根莖類開始,2~3天為一單位,觀察期間是否有過敏反應,順利就可以加第二種。開始副食品後一個多月後,再加入肉類。

2.寶寶滿6個月後,體內儲存和母乳所提供的鐵質已經不敷成長需求,所以副食品需要富含鐵質的食物(比如肉、海鮮)。除了鐵之外,鋅也是成長的重要元素,前期母乳中的鋅含量相當高,在6個月後,母乳中的鋅會漸漸下降,因此,副食品中也要注意鋅的給予(肉、海鮮、豆類)。

3.蔬菜用水煮是比較容易讓營養流失的料理方式,大約會流失50~60%,建議採用快速蒸煮法,大約10分鐘左右即可,才能留住蔬菜營養的礦物質成分。

4.注意菠菜容易有硝酸鹽,建議汆燙1分鐘,再開始料理。

逐漸增加食物的濃度(黏稠度)

給予副食品應由泥狀、半固體食物,逐步轉換成固體食物。

1.4~6個月大的嬰兒可以從食物泥、搗碎食物開始;中期副食品(7~9個月大)嘗試切碎食物(0.2~0.4cm),並可練習自己進食小塊的手指食物(蒸熟的玉米筍、地瓜、花椰菜等);後期副食品(10~12個月)食物剪碎的更為大塊(0.5~0.6cm),寶寶開始長牙後,讓寶寶練習咀嚼;12個月大的幼兒能和大人一同進食(餐桌食物╱table food)。

2.副食品初期用蒸燉爐蒸過後,還是要用調理機絞碎或是用湯匙壓碎,但到了副食品中期,胡蘿蔔、地瓜、南瓜、酪梨、肉、豆腐、豌豆等都非常推薦蒸軟後,直接給予手指食物的型態讓孩子嘗試。

食用目標

寶寶8個月大的時候,應該已經嘗過各種蔬菜、水果、豆類、魚、肉、澱粉類等等。1歲大可與大人共食(約一天二至三餐的飯菜肉蛋)。

副食品│銜接食物│保存食物
(當孩子逐漸成長與習慣副食品,即可增加進食次數,次數取決於孩子進食的量與食物的熱量。 圖/shutterstock)

過程進行3提醒

在寶寶吃副食品的過程中,請父母注意以下3點提醒:

採取回應式的餵食方法(Responsive Feeding)

餵食是個與孩子對話的時間,要注意眼神之間的接觸。餵食時,要慢慢來並有耐心,鼓勵孩子進食但不強迫。應嘗試不同食物組合、味道、濃度及鼓勵的方法。

逐漸增加副食品進食量及次數

當嬰兒逐漸成長與習慣副食品,即可增加進食次數,次數取決於孩子進食的量與食物的熱量。大致上,副食品前期(4~6個月)每天1餐當作練習;副食品中期(7~9個月)愈吃愈好,能夠加至每天2~3餐(包含米餅、水果等點心);副食品後期(9~12個月大)約每天3~4餐;1歲起,能與大人一起共食。

安全準備與保存食品

準備副食品前務必洗手,進食前照顧者與嬰兒都要洗手。使用乾淨的工具製作副食品,製作完之後立刻餵食,使用乾淨的食器餵食嬰兒,如果未立刻餵食的要妥善保存食物(冷凍存放)。

考量寶寶初期吃的量還不大,打成泥之後,可能會需要分裝成塊狀冷凍冰磚,食用時,拿出塊狀冷凍泥,再放入蒸鍋解凍、蒸熟。在此提醒媽媽,冷凍冰磚也不要放超過一週。中後期,則可直接當餐料理寶寶粥、手指食物。

副食品│銜接食物│保存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