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皆知母乳的好處,比如免疫力及其提供最適合寶寶的營養,但過往總是會聽說: 母乳的寶寶會比較瘦小,配方奶的寶寶會比較白白胖胖,這是迷思抑或是真的呢?
母乳與生長曲線
2006 WHO全新改版兒童的生長曲線,有幾個原因:第一是先前的兒童生長曲線主要是以白人(高加索人),而非考慮不同的種族和國家健康狀況,第二是發現,先前的生長曲線是並沒有考慮餵食狀況:配方奶或母乳餵食,導致當時在運用前一版的生長曲線時,許多的母乳寶寶因為比較瘦小,而被認為是體重不足/生長遲滯。
經過專家的研究, 確實發現正常健康非疾病的母乳寶寶,體重會比較輕,身高也會比較矮一點。也因此2006WHO發布了改版過後的兒童生長曲線,除了地理分布涵蓋了印度等六大地區的孩子,收錄研究的孩子是足月並且至少喝4個月全母乳的孩子。
(附註: 而台灣的生長曲線,則是0~5歲採用WHO的國際嬰幼兒生長標準曲線, 5至7歲兒童成長曲線圖,是依據中國醫藥大學兒科學教授陳偉德醫師和台大醫院小兒部教授張美惠醫師於2010年發表的研究結果。)
由此可見,母乳的孩子和配方乳寶寶相比,確實會比較瘦一點,加上進入21世紀,兒童肥胖議題愈來越受重視,所以科學家轉而來研究,那是否配方奶的孩子才是會造成肥胖的因子呢?
母乳對肥胖的保護力?
陸陸續續許多世代研究或觀察性研究都發現,餵養配方奶長大的孩子,日後肥胖的機率都會比較高,因此結論是母乳對肥胖是有保護力的。但深入研究發現,其中許多干擾因子會造成結果的偏差,比如願意餵養母乳的家庭,可能對健康本來就比較注重,或是因為人種,基因的影響…等等。所以有一篇2021系統性的回顧,收錄許多兄弟姊妹比較的研究文章,為的是消弭這些干擾因子(因為同一個家庭,類似的基因),想研究出,到底母乳是否真的對肥胖有保護力?
此篇結論是,有中強等級的證據顯示,餵過母乳和從未哺餵母乳的寶寶來比,到兩歲的肥胖機率都是比較低的,尤其是哺餵母乳超過6 個月。
可能原因
是甚麼造成這樣的結果呢?目前的推測,包含以下幾個:
- 生物活性因子:比如瘦素(Leptin)、 脂締素(Adiponectin)、飢餓素(Ghrelin)…等 ,這些活性因子,都在母乳中被發現,甚至瘦素更是在母乳中合成和分泌的,(可以經由瘦體素告知腦中樞,停止攝食並增加能量消耗,來防止過多能量的累積)。
- 自我調控進食量: 母乳親餵的寶寶,可以自己調控進食量,反之瓶餵寶寶常由餵食者決定,常常會過度餵食。
- 嬰兒時期的暴長: 配方奶的寶寶,常常在嬰兒時期有非常快速的生長,這被視為與未來肥胖有很大的相關性,而這樣的暴長,有可能是因為脂肪堆積。
(有趣的反方意見~~
有個美國的研究,收錄了276位寶寶,用雙能量X 光吸收儀,分析身體組成,看肌肉、脂肪的量和百分比。
很有趣的是,反而母乳寶寶的脂肪組織比較高,配方奶寶寶的瘦肉比較多!!
這大大的顛覆了我們認為配方奶寶寶是脂肪組織比較多的關係。)
4. 對日後副食品的口味:
母乳提供了一個橋樑,讓寶寶也能接觸到媽媽所吃的食物的味道(所謂橋梁,是因為寶寶還在子宮裡麵食,羊水也有類似的功 能),有許多研究都發現母乳中有這些味道的分子,比如:蒜頭、紅蘿蔔 、香草…等。接觸過這些口味,對於日後副食品時期,不 同食品的接受度也比較高。
肥胖的因子
影響肥胖的因素實在太多,由眾多研究我們能知道母乳對肥胖有一定的保護力,扮演舉足輕重的影響,但其他所謂的干擾因子(後天環境,基因…等),是讓這些研究無法能直接給予,吃多久的母乳可以降低肥胖的建議,這張圖我覺得詳細的解釋了肥胖的成因。
基因,社區,環境都會影響,但圈起來的地方,是母乳能夠影響的部分,不管是脂肪基因的控制,或是食物的挑選。
身為父母的我們,相信如果在能力所及,一定都想要給予寶寶這個名為健康,能夠陪伴他們一生的禮物吧。
References:
1.A summary of analysis performed in preparation for the WHO Expert Committee of Physical Status: The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thropometry 1994
2.Breastfeeding and risk of overweight in childhood and beyond: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emphasis on sibling-pair and intervention studies Am J Clin Nutr 2021;114:1774–1790. Printed
- Associations of infant feeding with trajectories of body composition and growth Am J Clin Nutr 2017;106:491–8.
- Does Breastfeeding Shape Food Preferences? Links to Obesity
Ann Nutr Metab 2017;70(suppl 3):8–15